今天给大家分享数码定时器设计,其中也会对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利用CPU的定时器定时,设计一个电子时钟,使七段数码管输出记时值,格式如下:XX XX 由左向右分别为:时、分秒由8个发光二极管实现利用蜂鸣器实现整点报时功能秒表实现 硬件电路实验连线板上已经接好,无需另外接线。①数码管段对应P0口。数码管位由ULN2003(U11)驱动,对应的4个IO口为P4-P7。
数码管的段选和位选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P0口和P2口的低两位。独立按键连接到P3口的低四位,用于时间、日期、闹钟的设置及显示切换。蜂鸣器连接到P2^2,用于闹钟响铃。注意事项:在设置时间、日期或闹钟时,需要确保按键输入的正确性,避免误操作。
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一个时钟,用8位一体共阴数码管显示时间时分秒,用三个按键可以调整时间。可用proteus仿真实现,仿真图如下。
分别用汇编语言,定时器T0方式二,制作LED数码管显示的秒表,计数范围 0.1~0.9。2位数码管,只有一个键。第一次按下计时功能键,开始计数,并显示;第二次按下计时功能键,停止计时,并计算两次按下计时功能键的时间并显示,第三次按下,清零,如果计时到9,停止计时,再按计时功能键清零。
定时器/计数器初始化函数 显示函数 用8位数码管来进行显示,从左到右分别显示秒的百分位,秒的十分位,秒的个位,秒与毫秒的分界,毫秒的千分位,毫秒的百分位,毫秒的十分位,毫秒的个位。
这个要加程序的,按一下按键,程序中变量自加1,然后根据程序变量的值,显示相应的字符。
数码管译码显示和动态扫描电路:将计数器输出的值用数码管显示需要BCD-七段数码管译码显示(如图1中DELED)程序(实验四已经做过);而将秒表的各位动态显示在数码管上,需要扫描电路(如图1中SEL4)。
按照你代码的逻辑,你这个显示的应该是 4938。怎么就被你折腾成这么个玩意了。
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通过六个七段LED显示器显示出来。校时电路是直接加一个脉冲信号到时计数器或者分计数器或者秒计数器来对“时”、“分”、“秒”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在本设计中,24小时时钟显示、秒表的设计和显示都是依靠单片机中的定时器完成。
在设计倒计时程序时,数码管的2口直接悬空或接在一起确实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合理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建议使用两个全局变量分别表示个位和十位,这样在显示时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简化程序逻辑。编程时,需要设置按键响应中断,控制一个标志变量flag的值。按键可以切换三种状态:正常、暂停、到时间。
你这数码管的2口就这么悬着或者接dp一起了真的没问题吗……全局变量2个用于表示个位和十位,显示的时候可以省点力不用每次计算个位十位。然后一个全局变量代表秒 编程的话,首先是按键响应中断,控制某个全局变量flag的值,三种状态:正常、暂停、到时间。
//两位数码管显示倒计数99~00,51单片机。
1、数码相机中的 测光定时器分为4秒、16秒、30秒、1分、10分、 30分等6个选项。其实,测光定时器的设定有着两层含义:该选项用于控制测光感应器的动作时间,通俗地说,就是相机测光的工作时间。该选项用于设定曝光锁的时间,也就是当测光完成之后,按下曝光锁定按钮(*),相机会把当前曝光锁定相同的时间。
2、选择“实时显示/短片功能设置”按下菜单按钮,在“设置菜单2”中选择“实时显示/短片功能设置”,并按下设定/短片拍摄按钮。选择测光定时器的时间选择“测光定时器”并按下设定/短片拍摄按钮。
3、首先,进入相机的“实时显示功能设置”。可以通过按下菜单按钮,在“设置菜单2”中选择“实时显示功能设置”,然后按下设置按钮。 其次,选择并按下“测光定时器”选项,以进入测光定时器的设置菜单。在此菜单中,选择所需的时间设定,再次按下设置按钮,即可完成测光定时器的设置。
4、在“设置菜单2”中选择“实时显示/短片功能设置”,并按下设定/短片拍摄按钮。选择测光定时器的时间,相机系统默认为16秒,按下按钮,如图所示:旋转速控转盘调整选择测光定时器的时间,自行选择30秒或者其他时间即可,如下图。
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设计一个时钟,用8位一体共阴数码管显示时间时分秒,用三个按键可以调整时间。可用proteus仿真实现,仿真图如下。
要实现单片机C51控制一个6位数码管显示时间,并通过按键显示日期,可以按照以下方案进行:总体思路 使用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定时器或外部时钟模块获取当前时间。使用6位数码管分别显示时、分、秒。设置按键用于切换显示模式,从时间切换到日期。
做一个电子钟,利用六个数码管显示分、秒。中间两个数码管显示两个横线**--**(例如45--10表示45分10秒)用到段锁存器74LS27位锁存器(8031CPU的P1口当位锁存器使用)同时... 做一个电子钟,利用六个数码管显示分、秒。
关于数码定时器设计,以及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大京数码科技
下一篇
数码摄影专业处理技法